約翰福音13:1 「逾越節以前,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。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,就愛他們到底。」
在最後的晚餐,耶穌與門徒離別在即,心中對他們完全的愛,化為謙卑洗腳的行動,為其樹立了愛的典範(約13:4-12)。除了行動上的表達,耶穌也說明祂這個榜樣的源頭(13:1-3)、期許(13:13-17)以及應許(13:18-20)。
那天晚上,門徒還在爭誰為大,絲毫未察覺其中一位已「暗懷鬼胎」,打算出賣耶穌(13:2)。知曉所有人心與將臨的受難,耶穌非但沒有怒斥他們的無知與遲鈍,反倒脫去外袍,宛如一位卑微的僕人用手巾束腰(註),開始洗起門徒的腳(13:4-5)。祂之所以能夠如此做,除了對門徒無盡的愛以外,更是因為祂知道自己的來歷與歸宿,而且很有把握天父已經把萬有交給祂(13:1,3),包括眼前這批狀況外的門徒;他們屬於祂,蒙保守永不失落,如同耶穌為他們最終的禱告一般(17:9-15)。是這份完全的把握,讓耶穌看見門徒的潛質,在離別前用洗腳的榜樣,把自己全然的愛形塑在他們的生命之中。
Dan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以弗所書1:3「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!他在基督裏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。」
以弗所書,是一卷充滿上帝奧秘、榮耀與豐富的書卷,越讀就越覺得好寶貴,像是神鬼奇航、神鬼傳奇這類尋寶探險中挖到寶、挖到一個豐富寶藏一般!盼望今天透過這段經文,我們可以一同找到、航向你我生命中最豐富的寶藏!
如果我問你,什麼是你生命中最珍貴的寶藏,你會怎麼回答?這個問題不好回答,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。對一個認真尋求知識的學生來說,什麼是他的寶藏?可能是一座全球最大的圖書館,資料最多、速度最快的電腦…我個人則認為一個學生最大的寶藏,是一位好老師,因為一位好老師可以告訴你在這麼大的圖書館中,什麼書最適合你看。
Dan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約翰福音12:24 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,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,仍舊是一粒,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」
耶穌進耶路撒冷的排場,轟動全城,不但吸引了許多猶太人拿棕樹枝去迎接他(約12:12-18),連入了猶太教而來此過逾越節的希臘人,也聽聞了祂的事蹟,深深被吸引,就想請門徒幫忙引見他們跟耶穌會面(12:20-22)。
耶穌對門徒的回答很耐人尋味:「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。」(12:23)。乍聽之下,實在難以明白,外邦人求見耶穌,跟祂得榮耀究竟有什麼關係。耶穌接著用比喻,來說明自己即將如一粒麥子,落在地裡死了,就帶出更多粒的麥子,這就是祂的榮耀!神永恆計畫裡的榮耀,就是要從耶穌的死,帶出眾人的生,而且這不僅是給蒙應許的猶太人,也是給舊約之外的外邦人。所以,當希臘人來尋求祂,耶穌就視此為祂得榮耀時機的記號。
Dan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約翰福音9:4 「趁著白日,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;黑夜將到,就沒有人能做工了。
9:5 我在世上的時候,是世上的光。」
接續前面世界之光的宣告(約8:12),耶穌透過醫好生來瞎眼的神蹟,來顯露出門徒與法利賽人屬靈觀的偏差(9:2,34),神在人苦難上的工作(9:3),以及祂身為世上之光的使命(9:4-5)。
Dan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約翰福音8:12 耶穌又對眾人說:「我是世界的光。跟從我的,就不在黑暗裏走,必要得著生命的光。」
8:21 耶穌又對他們說:「我要去了,你們要找我,並且你們要死在罪中。我所去的地方,你們不能到。」
「我是世界的光」,這是耶穌在約翰福音中第二個「我是」的宣告(約8:12),不但預先為醫好生來瞎眼的神蹟做伏筆(9:1-41),也呼應了之前關於耶穌見證人的論述(5:31-47)。
Dan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約翰福音11:25-26 耶穌對她說:「復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。信我的人雖然死了,也必復活;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。你信這話嗎?」
11:40 耶穌說:「我不是對你說過,你若信,就必看見 神的榮耀嗎?」
復活,是耶穌在世上所行最大的神蹟。使拉撒路復活,不單令門徒、馬大跟馬利亞,以及前來治喪的猶太人,親眼見證神的榮耀(11:4,40),也為會面臨死亡威脅的每個人,顯露希望的曙光(11:23-25)。
Dan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約翰福音6:20 耶穌對他們說:「是我,不要怕!」
6:21 門徒就喜歡接他上船,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。
看到耶穌行五餅二魚的神蹟,眾人聯想到摩西在曠野給祖宗吃嗎哪一事,便把祂當做如同摩西一般的先知(約6:14,30-31;參申18:15)。祂知道眾人的心思,獨自退到山上禱告,也讓門徒獨自開船渡到對岸的迦百農,好為他們加上一堂特殊的個別課(6:16-17)。
Dan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約翰福音10:9 我就是門;凡從我進來的,必然得救,並且出入得草吃。
耶穌說祂是羊的門、好牧人,這是祂在約翰福音中唯一的比喻。這個比喻不但宣告了,自己是人生命保障(約10:1-2,7)與供應(10:2,9-10)的唯一來源,也說明了祂與跟從祂的人之間,有特殊的關係與連結(10:3-4)。
在巴勒斯坦當地,羊圈是在曠野放牧羊群的唯一屏障,將猛獸與偷羊賊阻擋在外邊;羊圈的門,是進出的唯一通路,由看門的(註)把守,只讓牧羊人把羊領進去休憩,或領出到草地放牧(10:1-2,9)。可惜,當時的人卻聽不懂耶穌的比喻(10:6),不明白祂是整個羊圈的擁有者,對其中的羊群有完全的主權,祂也為牠們的安危、供應負完全的責任(參結34:11-16)。反之,那些沒有經過門口、通過看門者之人就是盜賊,要來偷竊、殺害與毀壞(10:8,10)。
Dan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約翰福音7:37-38 節期的末日,就是最大之日,耶穌站著高聲說:「人若渴了,可以到我這裏來喝。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:『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。』」
住棚節耶穌在聖殿裡的講論,引起群眾議論紛紛,其中兩個爭論是關於耶穌從哪裡來(約7:40-43)以及要往哪裡去(7:33-36)。在這兩個爭論之間,耶穌宣告了,凡到祂那裡並相信的人,要領受聖靈如同活水江河一般(7:37-39)。
耶穌的出處備受爭議,是因為猶太人深信彌賽亞其來有自(7:41-42),但連祂本身都不知道自己的身分來歷以及使命,直到被以利亞膏抹之後,祂才會覺醒。而耶穌的出身眾所皆知,所以有人據此來否定耶穌身為彌賽亞的可能性(7:27)。
Dan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約翰福音5:24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,那聽我話、又信差我來者的,就有永生;不至於定罪,是已經出死入生了。
5:25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,時候將到,現在就是了,死人要聽見 神兒子的聲音,聽見的人就要活了。
猶太人因耶穌干犯安息日的傳統,並自以為與神同等,而開始逼迫祂,甚至想置祂於死地(約5:18)。於是,耶穌向他們說明,在永恆中父與自己的關係(5:19-20a,30b)跟互動(5:20b-23,26-30a),以及人對祂當有的回應與結局(5:24-25)。
Dan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