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弗2:14-16「因他使我們和睦、〔原文作因他是我們的和睦〕將兩下合而為一、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.而且以自己的身體、廢掉冤仇、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.為要將兩下、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、如此便成就了和睦.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、便藉這十字架、使兩下歸為一體、與 神和好了。」

貳、進入神家的門,從仇人到親人。

前面我們說到,耶穌為我們打開神家的門,好讓我們成為神家裡的人,領受祂的豐盛、保障與盼望。那麼,成為神家裡的人,還有什麼特別之處呢?

1)從「冤仇」到「和睦。(弗2:17-18)前幾年,台灣有兩件大案子,北有台開案,南有台鐵案,每天都上演新的案情發展,比連續劇還要精彩,幾乎可以拍電影了。這兩案很真實地暴露了人性貪婪的醜惡,而人的罪性、自我中心,就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、冤仇,只要我有錢拿,誰管妳是被毒蛇毒死的,還是被火車壓死的?只要我能賺錢,誰管你的投資血本無歸,去跳樓?為了確保自己的利益、立場,別人的生死可以不顧,非常地冷酷、冷血,如同一道牆,將人與人之間完全地隔斷了!更不用說歷史上的柏林圍牆、萬里長城,與六四天安門,躺了多少的冤魂。

但是,這裡聖經告訴我們,有一個劃時代的改變,改變了這道歷史也改變不了的城牆。「因祂是我們的和睦」,保羅斬釘截鐵地宣告,耶穌基督不但使人類和睦,祂本身就是我們人類的和睦;祂是和平的君王,將原本彼此隔斷、仇恨、殺害的人類,重新塑造成為一個新民族、新子民、新家庭,使我們從仇人變為親人。我們的膚色沒有改變,血液也沒相混、歃血為盟,卻實實在在地合而為一,成為一個身體、一個家庭了。這一切改變,是透過祂的血、祂的身體,在十字架上為你、為我犧牲。「因祂是我們的和睦」,使我們從仇人到親人,單單因為耶穌為你我所做的。

我們可能習慣於用自己的外表、財富、成就來肯定,或是證明自己的價值。男人愛比帶什麼名錶,開什麼名車,賺多少錢;女人愛比身材、打扮,看能吸引多少人的目光。戴德理老師是神學院裡的老師,他是古拉丁文、希臘文的博士,也是內地會的宣教士,屬靈生命很好;但是他很坦白地說,他曾經主動要求幫助太太洗碗,洗完了,若太太稍微有些批評,戴老師就會「非常」生氣,覺得對方不領情。後來,他發現自己洗碗的動機不要幫助太太,而是要得到她的稱讚,所以當得稱讚的預期落空時,就變得惱羞成怒,無論自己是否有錯,都拒絕承認,用種種解釋、辯護來避免對太太說:「對不起,我錯了,妳是對的。」

有一天,他讀到這段經文,發現耶穌已經廢除了用行為來得稱讚、稱義的律法,他並不需要藉著好的表現來證明自己,在神或人的面前有價值;此後,他變得比較容易承認錯誤,更快地向他太太道歉。他說,這一點在他們的婚姻生活裡,起了「革命性」的改變!你願意你的婚姻家庭有奇妙、革命性的變化嗎?讓耶穌來成為你婚姻家庭的和睦,不要再想改變對方,告訴對方是錯的,自己是對的,把自己的期望加在他身上;而是單單接受耶穌為你家庭所做的,為你覺得很難搞的婚姻、家人來禱告,接納他們,如同耶穌接納了你;寬恕他們,並接受他們的寬恕。弗2:17-18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、也給那近處的人。因為我們兩下藉著他被一個聖靈所感、得以進到父面前。」因為接受耶穌的福音,我們得以進到父神面前,從仇人到親人。請記住,在神的家裡:我們是親人,不是仇人!

2)從「托兒所」到「至聖所2:19-22:這樣、你們不再作外人、和客旅、是與聖徒同國、是 神家裏的人了.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、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。各〔或作全〕房靠他聯絡得合式、漸漸成為主的聖殿.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、成為 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。」耶穌成為我們的和睦,拯救我們進入新家庭,不只是要大家你好我好,和平共處,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就好。神有更高的理想,更榮耀的計畫,這裡聖經說,神要建造我們成為祂的至聖所,將祂的聖潔和榮耀發明出來,照亮這個世代!我們願意榮耀神嗎?那麼要怎麼建造神的至聖所呢?

我們知道一個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中,有不同的組成份子,有慈祥的長輩,有中間的青壯年,還有嗷嗷待哺的孩童;在神的家裡也是如此,有像生命成熟的屬靈長者,也有穩定事奉的中間菁英,當然還有剛信主、受洗的屬靈嬰孩!不僅是年紀上的不同,更要注意的是屬靈生命程度的不同,有人信主的年日雖不見得比別人長,但是他的生命成熟,可以成為屬靈的父親,供應別人生命的需要。相反地,也有人信主一段時間,但是屬靈生命卻停留在嬰兒時期,需要別人來餵奶。我沒有任何高抬或是貶低任何人的意思,聖經也沒有排斥靈命幼嫩的人,而說我們不論靈命深淺,都要靠耶穌基督「聯絡得合式」,既然是聯絡在一起,就沒有一個人被排除在外,而且那些靈命幼嫩的,反而是不可少的。為什麼呢?

神把我們連在一起,成為一家人,是要我們「漸漸成為主的聖殿」,更清楚地說,就是像是一個生命漸漸地成長,成為在主裡的聖殿。哇!真奇妙,第一次聽到房子會長大的,如果我們買的房子也這樣,每年坪數都變大,那該有多好!感謝神,祂的家是會長大的,每個小組就好像是整棟房子的一間房間,每個房間不但被神聯絡得整齊,成為一整棟房子,就是教會;每個小組也會長大,不斷有新的組員加入,所以自然會有靈命幼嫩的,如果沒有,代表小組沒有成長,教會沒有成長,那問題就很嚴重了。

我個人覺得,今日教會的問題,不在於沒有新人進到教會裡面,而是進來了以後,沒什麼人去照顧、養育那些幼嫩的生命。教會像是一個托兒所,傳道人像是托兒所老師,什麼事情都丟給傳道人做,什麼人都要傳道人來養,然後就看到傳道人或是有心服事的人,一手拿聖經,一手拿尿片,另一隻腳泡奶粉,在教會裡面忙進忙出的,一會兒講道,一會兒帶查經,一會兒敬拜訓練,一會兒探訪…。忙了半天,還是有一大堆屬靈嬰兒吃不到奶、照顧不到,就夭折了!

這裡聖經沒有說,只有傳道人要在神的家裡服事,要被建造成為聖殿,而是我們每個人都「一同被建造」,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。只要每個小組聚在一起,不管中間有沒有傳道人,這個小組就可以被神一點一點地建造,成為祂同在的居所。親愛的弟兄姊妹,不要搞錯了,不是傳道人建造教會,而是神親自在建造,祂要親自將你和我一同建造起來。

要怎麼建造呢?聖經說,要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,還有基督耶穌為房角石,所有房間都要靠著祂來連結,最後成為聖靈同住的至聖所。這裡,有三項建造的基礎與要素:1)使徒先知的道理,就是聖經的真理、2)耶穌基督、以及3)聖靈。神的家不是托兒所,不能只在抱呀、哄呀、搖呀,秀秀來秀秀去,而是要不住地傳講真理。改教先鋒馬丁路德,他跟之前提到的加爾文,並列為兩大神學家,凡是要念神學的人,都需要念他們的著作;他這麼說:「凡是聖道正確被傳講,聖禮正確被實施的地方,就是教會。」所以,教會要從托兒所到至聖所,一定要傳講真理。

神的家不僅需要真理,就是字面記載在聖經裡的道(written word),更需要活生生道成肉身的道(living word),就是耶穌基督;祂彰顯了神的愛,赦免我們的過犯,更新你我的生命與價值觀。而聖靈能照明我們心中的眼睛,使我們能明白真理,信靠耶穌。當真理、耶穌與聖靈三項基礎要素在我們當中,我們就可以一同被建造,從托兒所到建造至聖所,這是永生神的居所,沒有任何人可以來破壞,921地震也震不倒,911飛機也撞不壞,金融風暴、政治弊案都不能損害它分毫;這就是你我生命的新家園,給身處變動世代的我們,極大的安全感!

       親愛的朋友,你願意進入這樣一個新家園嗎?我鼓勵你開始參加一個小組,穩定地參與一個教會,這會讓你原本跟神毫不相干的生命,因著耶穌,可以進入神的家,脫離沮喪、冤仇,而蒙神祝福、引導;享受神家中的照顧關懷,並且彼此有同伴,一同被建造成為至聖所,一生榮耀神的名。(全文完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aniel 的頭像
    Daniel

    恩慧之路

    Dani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